热点资讯
新闻 你的位置:爽佰惠网 > 新闻 > 东大适度好意思景又刷屏,在最有文化的梧桐正途上一堂“伞下非遗课”
东大适度好意思景又刷屏,在最有文化的梧桐正途上一堂“伞下非遗课”发布日期:2024-11-29 15:29    点击次数:168

东大适度好意思景又刷屏,在最有文化的梧桐正途上一堂“伞下非遗课”

天外碧蓝,落叶金黄,又是一年梧桐染秋的季节。11月24 日,东南大学迎来一年一度的“梧桐文化节”,在四牌坊校区被誉为“最好意思200米”的梧桐正途上,一堂好意思若画卷的非遗课程正在这里伸开。

大会堂二楼窗台,身着素衣的小提琴手轻触弓弦,震动的琴声流淌而出。同学们穿过洒满落叶的梧桐正途,围坐在涌泉池前,中国油布伞非遗传承课持重驱动。中华东说念主民共和国轻工行业圭臬《油布伞》的主要草拟东说念主、安徽省泾县油布伞第六代制伞武艺传承东说念主郑国民赤诚从油布伞的发源娓娓说念来,求教其在岁月长河中的演变进程,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价值。

讲台上摆着大小不同的油纸伞和油布伞,郑国民告诉大家,“油布伞和油纸伞仅仅伞的面料不同,油布伞是一种由涂上熟桐油的布料作念成伞面的雨伞,相较于油纸伞愈加结子耐用。”

郑国民先容,油布伞的制作颇为繁琐耗时,从选竹、制伞骨、穿伞架的严苛条款,到糊伞面、绘制案、中堂穿花的紧密崇拜,再到熬桐油、油伞面、当然晾干的耐性守候,前后需要十几说念工序。

讲课已毕,便迎来了同学们翘首以盼的非遗文化体验门径。大家提起画笔,以伞为纸,以梦为墨,尽情挥洒心中的创意与灵感。有的将六朝松、梧桐叶绘于伞面之上;有的从诗词歌赋中收受营养,用画笔勾画出“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田地。每一笔每一划,齐倾注着同学们对油布伞的醉心与对传统文化的专有明白。

大一重生武治宇在伞上画下了沉山河与奔驰而过的东风11G型内燃机车,他默示,“火车行驶在山水间是一个很好意思的画面,周末能在校园里沉浸式体验这么一堂非遗课,感到很磨叽,也为博大深通的传统文化感到自傲。”

2024届毕业生许立言旧年就体验了学校梧桐季的非遗传承课,本年挑升回到母校围不雅打卡,她说,“空气中满盈着桐油的滋味,大家听着优好意思的音乐,坐在阳光下体验油伞绘制,以为这么的秋天好幸福。”

待同学们完成创作,一把把良好的油纸伞在东大最好意思200米——随地秋叶的梧桐正途上铺开,如团结朵朵敞开的似锦,点缀着领有千年文脉、百廿历史的东大校园。同学们手执各自的创意之作,在中央正途留住极端合影。

行径今日,还有不少师生、学友带着家东说念主早早赶到校园,濒临梧桐与伞构成的东大定制版秋天,纷纷举起手机,打卡贪恋。

记者了解到,这堂开在东大最好意思200米的伞下非遗课,是继旧年“对话非遗传承之雕版印刷”文化行径之后,东南大学梧桐季推出的又一重磅行径,由党委宣传部、艺术学院和重生学院聚拢举办,获取了总务、保卫等部门协同保险。这次非遗课以学问教养为基,以武艺体验为要,融音乐、绘画于一体,将传统文化传承与高校好意思育深度交融,携带同学们在秋意浓厚、梧桐簌簌的校园里,透过油布伞这一专有文化载体,深刻恍悟梧桐所蕴含的诗意与执意之好意思,感悟传统文化的广阔魔力。

通信员 吴涵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视频 高一鑫

影相 刘莉

校对 王菲